中国房地产业 | 中国房地产市场焦点:政策略有松动下开发商的流动性依然紧张
扫码前往手机查看或分享

2022年9月份全国合约销售额同比下降15.3%,低于8月份20.8%的同比降幅。我们预计未来12个月全国合约销售额会继续下降,不过降幅将逐步缩窄,原因是在房地产业下行的情况下,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基数较低。

需求疲弱将导致房地产销售继续下滑,而融资环境仍将紧张,因而会限制开发商的融资渠道。由于房地产业持续面临信贷困境,导致投资者信心削弱,因此10月份债券发行疲弱。我们针对受评高收益债券中国开发商的亚洲流动性压力子指标从8月的63.2%升至9月的65.8%。

9月底中国政府出台了促进销售的多项刺激措施。但在市场对经济增长与项目完工风险存在顾虑的情况下,受评开发商的销售出现强劲反弹的可能性不大。

这些评级行动主要反映了我们对开发商的流动性和再融资风险的担忧加大。


9月份全国合约销售额同比下降15.3%,较8月份20.8%的同比降幅有所收窄。降幅缩窄反映了在房地产业下行的情况下,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基数较低。我们预计未来6-12个月中国房地产销售额将继续下降,主要原因是在购房者信心和需求持续疲软的环境下销量走低。但由于基数较低,降幅可能有所收窄。

2022年9月全国合约销售额3个月移动平均值同比下降21.3%,8月降幅为24.2%(图表2)。

2022年前9个月,评级较高的开发商的合约销售业绩普遍优于评级较低的开发商(图表3)。上述评级较高的开发商中许多企业的运营规模较大,并且财务状况稳健。其中部分开发商由政府所有,与小型民营开发商相比,可受益于其更加顺畅的境内融资渠道。

2022年前9个月,我们跟踪的29家受评中国开发商中27家的合约销售额出现同比降幅。同期合约销售额实现同比增长的开发商为仁恒置地集团有限公司(Ba2/稳定)(增长47%)和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Baa3/稳定)(增长12%)。

我们预计信用质量较高的开发商的销售业绩仍将优于实力较弱的同业。对于声誉和财务实力更高的前一类开发商,购房者对其如期交付项目的能力更有信心。



9月份各线城市房价同比进一步走软(图表4)。一线城市房价增速从8月的2.9%放缓至9月的2.7%;二线和三四线城市9月房价变动幅度为-1.1%至-4.1%之间,而8月为-0.9%至-3.9%之间。

与一线和二线城市相比,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更易受到行业下行的影响。发达程度较高的城市受益于较强的经济基本面。其地方政府也能够提供资金支持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社会服务,从而支撑人口流入和住房需求的可持续性。

此外,我们预计,2022年内各线城市房价走软将继续拖累购房者信心和房地产销售。房地产开发商可能会通过打折来促进销售及产生现金流。

2022年前9个月,土地出让总建筑面积同比减少53.0%,2021年5月份以来连续17个月下降。在当前市场环境困难之下,我们预计开发商会优先保存流动性而非扩张。

9月份二线城市库存水平小幅上升,主要因素是成都销量大幅下滑。其中主要受到当地疫情反复以及因此出行限制增加的影响(图表5)。



中国开发商的流动性继续面临销售持续疲软以及融资环境紧张的压力。需求疲弱将导致房地产销售继续下滑,而融资环境仍将紧张,因而会限制开发商的融资渠道。

实力较强的开发商现金缓冲规模较大,运营状况较良好,并且境内融资渠道较为顺畅,以应对到期债务的偿付。另一方面,实力较弱的开发商内部现金资源趋于枯竭,融资渠道受限,尤其是B3或以下评级的开发商,这将加重其流动性压力,引发持续违约。

继9月份反弹后,10月份的境内债券发行疲弱。原因是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Ca/负面)和朗诗绿色管理有限公司(Caa2/负面)等部分开发商持续面临信贷困境,导致投资者信心削弱。

截至10月26日,10月仅有一家开发商发行了人民币10亿元(合1.4亿美元)的境内债券,而9月有7家开发商共发行了人民币148亿元(合22亿美元)的境内债券(附录II)。境内债券发行主要由Baa和Ba评级的开发商主导,其中大多数具政府背景。

10月份境外发债依然低迷(图表6和7)。7月至10月(截至10月26日)没有债券发行。



2022年9月我们针对中国受评高收益开发商的亚洲流动性压力子指标进一步上升(图表8)。流动性分数最弱的SGL-4的投机级别发行人的占比从2022年8月的63.2%升至2022年9月的65.8%,原因是一家受评开发商的流动性减弱。

由于受评高收益开发商的流动性持续承压,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该指标将继续高企。

截至2022年9月30日,38家高收益评级开发商中,25家流动性疲弱,其中24家评级在B3或以下。

受评开发商未来12个月的再融资需求依然高企,自2022年11月1日起的12个月内将有约194亿美元的境内债券和221亿美元的境外债券到期或可回售(图表9)。



9月底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促进销售的新刺激措施,包括税收优惠政策和降低贷款利率(图表10)。这些措施旨在鼓励购房者以较低的借贷和交易成本购买新的房地产,与过去几个月的降低抵押贷款利率相近。

但是,我们预计新措施不会大幅改善受评开发商的销售状况,原因是市场对经济增长放缓与项目完工风险存在顾虑,这也是购房者需求疲软的主要驱动因素。

鉴于政府注重确保预售项目完工,因此对开发商偿还控股公司层面债务的能力的影响也较为有限。

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停工项目的复工建设,但要全面解决问题和恢复市场信心尚需时日。

政府可能需要进一步放宽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效果将取决于支持措施的规模、力度和有效性。尽管如此,我们预计二十大后政策放松力度将保持温和,因为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房住不炒”的长期政策方针,避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业。这种情况仍将继续拖累房地产销售,进而削弱开发商的现金流和流动性。









受评中国房地产开发商(截至2022年10月26日)

此报告是于2022年10月31日发表的穆迪报告Property – China:China Property Focus: Developers' liquidity remains tight amid mild policy easing的中文翻译本。(中文为翻译稿,如有出入,以英文为准)
本报告并非信用评级行动公告。对于本报告中涉及的信用评级,请参阅www.moodys.com发行人/实体专页上的评级索引,了解最新评级行动信息和评级历史。
© 2022,穆迪公司 (Moody's Corporation)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 (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 、Moody's Analytics, Inc.和/或其许可人及关联公司 (统称“穆迪”)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穆迪信用评级关联公司所发布的信用评级是他们对实体、信用承诺、债务或债务证券的相对未来信用风险的当前意见,穆迪出版的材料、产品、服务和信息 (统称 “出版物”) 可能包括该等当前意见。穆迪将信用风险定义为某实体可能无法履行其到期的合同财务义务的风险,以及在发生违约或损害事件时的预计财务损失。关于穆迪信用评级所指的合同财务义务的种类的信息请见相关的穆迪评级符号和定义出版物。信用评级并不针对任何其他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流动性风险、市场价值风险或价格波动。信用评级、非信用评估 (“评估”) 以及穆迪出版物中包括的其他意见并非对当前或历史事实的陈述。穆迪出版物也可能包括由 Moody's Analytics, Inc.和/或其关联公司发布的以量化模型为基础的信用风险预测以及相关的意见或评论。穆迪信用评级、评估、其他意见及出版物并不构成或提供投资或财务建议,穆迪信用评级、评估、其他意见及出版物亦非关于购买、出售或持有特定证券的推荐意见,也不能提供该等意见。穆迪信用评级、评估、其他意见和出版物均不会评论某项投资是否适合任何特定投资者。穆迪发布信用评级、评估和其他意见及出版其出版物之时预期并理解每位投资者将以应有的谨慎态度自主研究和评估其考虑购买、持有或出售的每项证券。
穆迪信用评级、评估、其他意见和出版物不适于零售投资者的使用,如零售投资者在做投资决定时使用穆迪信用评级、评估、其他意见或出版物,将是草率且不合适的。如有疑问,您应与您的财务顾问或其他专业顾问联系。
本文所载所有信息均受法律 (包括但不限于版权法) 保护,未经穆迪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方式或途径对该等信息全部或部分进行复制或翻印、重新包装、进一步传播、传送、散布、分发或转售,或存储供日后任何上述目的使用。
任何人不得将穆迪信用评级、评估、其他意见和出版物作为基于监管目的而定义的基准 (benchmark),亦不得以可能导致穆迪信用评级、评估、其他意见和出版物 被视为基准的任何方式使用穆迪信用评级、评估、其他意见和出版物。
本文所载所有信息均系穆迪从其相信为准确和可靠的来源获得。然而,由于可能会出现人为或机械错误以及其他因素,本文所载所有信息均按“原样”提供,不附带任何形式的保证。穆迪会采取所有必要措施,使其在授予信用评级时采用的信息具备足够质量,并来自穆迪认为是可靠的来源,包括独立的第三方来源 (如适当) 。但穆迪并非审计机构,亦不能对评级过程或准备其出版物时收到的信息在每个情况下均独立地进行核实或确认。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就因本文所载信息、或本文所载信息的使用或未能使用而引起的或与之相关的任何个人或实体的任何间接、特殊、后果性或附带性损失或损害,穆迪及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员工、代理、代表、许可人和供应商均不承担任何责任,即便穆迪或其任何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员工、代理、代表、许可人或供应商被事前告知该等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包括但不限于:(a) 任何当前或未来的利润损失或 (b) 因并非穆迪特定信用评级的评级对象的金融工具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就因本文所载信息、或本文所载信息的使用或未能使用而引起的或与之相关的任何个人或实体的直接或补偿性损失或损害,穆迪及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员工、代理、代表、许可人和供应商均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由穆迪或其任何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员工、代理、代表、许可人或供应商的疏忽 (为避免疑问,不包括法律规定不得排除的欺诈、故意不当作为或任何其他类型责任) 、或其控制范围内或超出其控制范围的偶发事件而导致的任何个人或实体的直接或补偿性损失或损害。
穆迪不以任何形式或方式对任何信用评级、评估、其他意见或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适销性或特定用途适用性提供或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穆迪公司 (“MCO”) 全资拥有的信用评级子公司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谨此披露:多数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评级的债务证券 (包括公司债和市政债、债券、票据和商 业票据) 和优先股的发行人,在授予任何信用评级之前已同意向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支付 1,000 美元至约 5,000,000 美元不等的信用评级意见和服务费用。MCO及穆迪投资者服务亦执行政策及程序以便保持穆迪投资者服务信用评级及信用评级过程的独立性。关于 MCO 董事与被评级实体之间,及获穆迪投资者服务信用评级并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开报告其在 MCO 持股 5% 以上的各实体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的信息每年会在www.moodys.com“投资者关系—公司治理—董事及股东关联政策”栏内刊登。
仅针对澳大利亚的额外条款:任何出版到澳大利亚的本文件均依据下述穆迪关联公司的澳大利亚金融服务牌照发布: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Pty Limited,澳大利亚商业注册号码 (ABN) :61 003 399 657,澳大利亚金融服务牌照号码 (AFSL) :336969;及/或 Moody's Analytics Australia Pty Ltd,澳大利亚商业注册号码 (ABN) :94 105 136 972,澳大利亚金融服务牌照号码 (AFSL) :383569 (视情形而定) 。本文件仅向2001年公司法 (Corporations Act 2001) 第761G条所定义的“批发客户”提供。如您继续在澳大利亚境内浏览本文件,即代表您向穆迪表示您为“批发客户”或代表“批发客户”浏览本文件,您或您代表的实体均不会直接或间接向2001年公司法 (Corporations Act 2001) 第761G条所定义的“零售客户”发布本文件或其内容。穆迪信用评级是针对发行人债务的信用度的意见,并非对零售投资者可获 取的发行人股票证券或任何形式的证券的意见。
仅针对日本的额外条款:Moody's Japan K.K. (“MJKK”) 是 Moody's Group Japan G.K.的全资信用评级子公司,而后者由穆迪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Moody's Overseas Holdings Inc.全资所有。Moody's SF Japan K.K. (“MSFJ”) 是 MJKK 的全资信用评级子公司。MSFJ不属于美国全国认定的评级组织 (“NRSRO”) 。因此,MSFJ授予的信用评级是非NRSRO信用评级。非 NRSRO信用评级由非NRSRO的实体授予,因而受评债务无资格享受美国法律项下的某些待遇。MJKK和MSFJ是日本金融服务厅注册的信用评级机构,其注册号分别为FSA Commissioner (Ratings) 2号和3号。
MJKK或MSFJ (视情形而定) 谨此披露:多数MJKK或MSFJ (视情形而定) 评级的债务证券 (包括公司债和市政债、债券、票据和商业票据) 和优先股的发行人,在授予任何信用评级之前已同意向MJKK或MSFJ (视情形而定) 支付 125,000 日元至约 550,000,000 日元不等的信用评级意见和服务费用。
MJKK 和 MSFJ 亦执行相关政策及程序,以遵守日本监管要求。